2011年11月2日 星期三

藥價黑洞到底是什麼?

醫院為了給病人方便,雇用合格的藥師在醫院裡調劑藥品,從中獲取少許健保定價與進藥價之間的價差利潤,在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體系下,這原本是件合理的事,為什麼在台灣被稱為藥價黑洞,而不斷地受到國人的質疑和關心呢?

顯然,這中間存在幾個值得探討的因素:

其一,健保局藥品的核准、定價及公立醫院藥品的採購,長久以來都被認為有官員、民代的介入,這雖是公開的祕密,卻沒辦法說清楚、講明白,這中間的利益輸送,就轉嫁給健保承擔,而成為藥價黑洞的一部分。

其二,就是藥商與醫院勾結,在健保局調查藥價時,不誠實申報,而以折讓、捐贈、提供研究費等名義墊高藥價。長久以來醫界就以健保支付制度不合理,醫院只能用藥品的利潤去填補急重症醫療、病房費等的不足,且這筆錢並沒有流入私人的口袋等說辭,來合理化這種不誠實的作為。健保局李丞華副總經理在媒體上也很坦白地說,目前《健保法》第62條規定,醫院必須據實提供健保局藥品交易成本資料,但因罰則只有1萬至5萬之罰款,幾乎無嚇阻效用,迄今沒有任何一家醫院因未誠實提供而遭健保行政處罰。這就是藥價第二個難以捉摸的黑洞。

其三,因為在所有醫療收入中,藥品利潤最容易賺取,所以,醫院、診所就能輕易地以多開處方增加收入。從國內病人看病一定要拿藥才算數的習慣,以及不隨便開處方的好醫師,反常被病人怪罪的現象可見一斑。

填黑洞 健保局甘願做冤大頭
因為台灣健康保險支付制度的制訂沒有經過成本的精算,支付極不合理,從公勞保時代開始,台灣的診所、醫院的經營利潤,極大部分就是來自販賣藥品的價差;醫療保險全面化而成為全民健保後,問題自然隨著擴大。

然而,十多年來,健保局便宜行事,不願正視問題的根源,只是不斷壓低藥價,不但沒有防堵黑洞的擴大,反而,還誘發不少後遺症,有些藥因價格被壓得太低,進口商或製造商沒利潤而停止進口或製造,反而損害病人的權益。另一方面,因健保制度是第三者付費的關係,即使藥效一樣,醫院很自然地捨低價低利潤的藥品,而採用利潤較高的藥,冤大頭就是健保局。

壓低藥價後,所謂黑洞卻不易縮小的另一個原因,是上有政策,就下有對策,反而使問題變得更複雜更嚴重。

因此,要解決健保藥價黑洞的問題,不能只單方面壓低藥價而必須多管齊下才能奏效,最先要設法切斷政治力的介入,這可能是最困難的第一步。第二要全盤合理化健保的支付制度,讓醫院不能有藉口去賺取不當的藥價差。第三,要回歸到最根本的醫學教育,醫學院要教育出在行為方面正直、明辨是非、有所為有所不為,在專業方面有正確用藥能力的醫師。

(作者為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;本專欄由洪蘭、黃碧端、黃達夫共同主持。)
資料來源:遠見雜誌-藥價黑洞是什麼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